2025年6月,韓國特鋼二級流通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。仁川、華城、抱川等首都圈主要工業區多數流通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,行業進入深度調整階段。
一、市場需求持續萎縮
受高利率和公寓滯銷影響,韓國建筑市場陷入歷史性低迷,特鋼需求同比下滑超20%,創十年來新低。同時,內需消費疲軟導致模具鋼需求銳減,制造業景氣度下滑也使得機械、汽車用碳鋼及合金鋼需求持續走弱。行業數據顯示,所有品類特鋼需求均呈現下降趨勢。
二、進口沖擊加劇行業困境
中國及東盟國家的低價鋼鐵產品持續涌入韓國市場,即使在傳統旺季,產品價格仍被壓制在低位。更嚴峻的是,各類制成品進口激增,直接沖擊韓國中小制造企業生存空間。抱川某特鋼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:"往年11月后訂單充裕,但去年遭遇史上最差行情。"
三、產業鏈危機全面爆發
以中小制造企業為主要客戶的二級流通商處境尤為艱難。仁川某流通企業透露:"貨款回收周期顯著延長,交易方破產風險持續上升。"華城某企業已將員工從6-7人裁減至零。行業預計,若現狀持續,或將出現大規模倒閉潮。
四、模具鋼市場面臨洗牌
中國企業在模具鋼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。他們以"模具制作+注塑成品"的一站式服務搶占市場,導致韓國本土模具制造企業訂單銳減。據悉,模具鋼需求已下降約60%,且這一趨勢仍在加劇。
五、行業呼吁政策支持
面對嚴峻形勢,業界強烈呼吁政府出臺強力經濟刺激政策,同時加強對低價進口產品的監管。中長期來看,需要制定針對中小制造企業的專項扶持計劃,幫助行業渡過難關。
專家指出,韓國特鋼流通行業的調整可能還將持續較長時間。在內外需求同步萎縮、進口沖擊加劇的背景下,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。(編譯: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:+86-555-2238835 +86 17755584210)